寫在前面
每個人都是獨壹無二的,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誰是最好的。所以本文只是個人對考研過程的回顧。如果妳覺得很難認同相關經歷,請拋棄本文觀點,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個人信息
本科來自五院四個科室,初試成績400+,國際法專業。選擇大發大學國際法學院沒有太多猶豫。本科期間喜歡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另外,法大的國際法實力有目共睹。由此,我制定了自己的目標。
我還參加了2021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鑒於國際法在法學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小,我只能在有余力的情況下準備法學考試。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終於通過了。是否參加復試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
公共類
1,英語:
英語用黃彰健Pi的真題,每天刷題大概壹個小時。2005-12的真題還是有不少錯誤的(完形和閱讀5-8個錯誤)。後來我在刷05-13和14的真題時,發現格式塔和閱讀理解只有壹兩處錯誤,所以當時政治復習的時間比較短。考前幾天整理作文模板。
教訓:刷題很重要!!!
2.政治:
政治是我除了民法之外最花時間和精力的,但是也感覺性價比挺低的。我把晚上英語花的時間都給了政治,甚至擠到後面的英語課間休息,所以從9月中旬到考試,我平均每天花3個小時在政治上。用的材料是肖秀榮的全套。書店來什麽就買什麽,也用“風中強草”,但是字體太花了,想戳眼睛,就放棄了。9月底9-11,主要刷選擇題,尤其是哲學選擇題。因為毛中特與近代史、思想修養等緊密結合。以及時政熱點,我前期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點,重點看了這三科,1000題也差不多了。具體來說,仔細閱讀“精致”全文,再做“1000題”對應章節。
刷完差不多165438+10月初,知識點總結也出來了(在總結裏表達哲學思維導圖,好好利用!),然後第二次刷“1000題”。
然後就是背時政(很重要,按老曉曼的話占40%,結合毛中特和近代史。我第壹次試的時候也遇到過幾道題是時政的,或者我做錯了沒有再復習,所以考試的時候印象比較模糊)和“考點預測”做小八和小思的真題。肖師傅今年又驚艷了。
專業課:教材+親身經歷+筆記整理(壹本核心教材+其他教材的補充使用)1、法學綜合
民法:梁慧星民法概論,
馬俊舉的民法原創理論
憲法:從憲法規範到規範性憲法,
憲法講座,
憲法學
法學:法學,
西方法律思想史
星標是我認為對準備初試有用的教材。如上所述,我主要是把書看了兩遍,理解後開始整理。在整理筆記之前,我把歷年能找到的真題(真題主要是從考研組收集的,從去年的學長那裏得來的)看了幾遍,然後在教材目錄上把真題標出來,明確重點是什麽,然後在筆記(電子筆記)上做了標記,以便以後復習。因為去年的《民法通則》剛出來,我還在筆記裏標註了修改後的條文。說實話,民法並不難,只是內容太多,可以拿歷年真題做參考,先抓住重點,時間允許再考慮其他。相比之下,憲法和法理就很厚道了,註釋的編排和民法壹樣。只是《憲法學講義》是講義的形式,語言口語化,所以我把它作為筆記的主幹,然後參考《從憲法規範到規範性憲法》和《憲法學》(我只看第六章)進行了修改。
教訓:重真題的壹個弊端就是容易復習不全,比如憲法中的* * *和諧制度和國家法人理論,還有法理學的辯證推理。筆記雖然整理過,但不是復習的重點。我當時很疑惑。我感覺自己考完法學綜合會當場死掉。好在今年民法還算厚道。
2.國際公法:按照理論+案例+時事三個板塊編寫。
理論:(至少兩本)《國際公法》(賈冰冰,2008年版)、《國際公法:和平時期的解釋與適用》(* * *賈冰冰,2015版)、國際法(* * *邵進,第5版)、國際法(邵沙平,2066)
案例書籍:(至少兩本)《國際公法經典案例評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版)、《國際法院近期案例研究》(1990-2003) (* *邵沙平,2006年版)、《國際法典型案例評析》(* *毛)。
時事熱點:
他們主要使用幾個微信官方賬號:武大邊海、國際法促進中心(楊國華老師《國際法治之聲》系列)、中國國際法前沿、政論家國際法評論(2017錄取的潘學昌官方號)、新華國際頭條。
還有幾個高校的國際法評論:《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武大國際法評論》、《國際法評論》(清華大學出版社)。看了最近幾期(壹般是2015和2016)。
復習思路:主要是教材,參考相關章節涉及的案例書籍和條約。該評論側重於將經典案例與國際法熱點相結合。
先說為什麽至少有兩本教材。參考往年真題,可以發現賈老師的書完全不足。比如2017的真題,擊落韓國客機的案例(之前有兄弟姐妹說是馬航,我覺得不像,但也要證明是結合熱點調查的)和14的防空識別區內容,都需要國際航空法的內容,還有賈老師。然後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基礎教材。邵進先生的書簡單完整,但有些觀點與賈先生相差甚遠,比如國家認同。因為先看了邵進先生的書,先入為主,再看賈先生的書,腦子裏壹直在鬥爭。但是實在沒辦法,選擇先看邵老師的書,因為賈老師的書真的很難,學術性很強,而且他的翻譯口音很重。他沒有基礎。看完第壹章,他真的受不了了。他決定先看邵進老師的教材,掌握壹些基礎知識再回來看賈老師的書。第壹遍看完,他還是壹頭霧水。直到向學長了解了2015版,國際法的復習才步入正軌(15版增加了內容,比如第十五章,國家爭端與訴諸戰爭的權利,近期案例分析,重點是通讀句子!!!)
然後說說為什麽至少要用兩個案例本。首先,大部分案例書的排版和教材是壹致的,也就是說案例書可能只關註案例的壹個方面。但是,每個案例都會涉及很多章節。比如15的科孚海峽爭端案,涉及國際法院管轄權、國家責任、領海無害通過權等問題。而且沒有人能涵蓋所有的重要案例(主要是賈老師書中涉及的案例),但如果妳能找到壹個分析全面的,壹個應該就夠了。壹開始我用的是《國際公法經典案例評析》這本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版),但是它的實踐只達到1993,而且是老師合著,點評質量參差不齊。梁淑英老師,她的分析既到位又全面。可惜我是初試之後才知道梁淑英老師的《國際法案例教程》這本書的,至今也沒看過。)最近的《國際法院案例研究》(1990-2003) (*邵沙平,2006年版)是我見過的最全面、最詳細的案例書。引用判決書原文,法官的意見和法律分析都很到位,但內容太多,需要耐心看完。《國際法典型案例評析》(毛主編)這本書是關於海洋法和國家責任的,包括韓國客機被擊落事件,從法律分析到案例內容的介紹和相關原則的發展都非常詳細,背後還有壹些拓展性的思想,很有啟發性。(有同學問我,賈老師書中提到的案例,我需要全部掌握嗎?個人覺得有必要。)
先說為什麽要在相關章節(尤其是海洋法)中與條約結合使用:
賈先生這本書每章的大意是:壹般原則(壹般習慣法原則和條約體現的強制法)+壹般規則(條約的有關規定)+壹般實踐(經典案例或中國實踐)。所以這也是我筆記的大致安排。
最後說說熱點:熱點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比如2017年《禁止核武器條約》最終文本通過的時候,第壹次考驗的是“以核武器相威脅和使用核武器合法性的磋商案”,還有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加泰羅尼亞獨立事件,然後第二次考驗的是人民自決原則。我沒有花太多時間關註熱點。只是晚飯後無聊的看了壹下,翻翻微信官方賬號(上面提到的),看不完教材就跑到圖書館翻翻期刊。(近兩年的期刊幾乎都會涉及到海島相關法律制度的分析,今年也考了。)
3.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法概要,
國際經濟法(余勁松,第4版)
名師講座國際經濟法(車丕昭,2008)。
國際經濟法研究(車丕昭,論文)
總的來說“概要”就夠了,考試重點也很明確,包括概論、國際商法、國際投資法以及相關的政府管理措施。今年比較驚喜的是我考了案例,但是考的內容也是國際商法的內容,掌握重要內容就夠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圖書館借壹本案例書看。記得復試前在圖書館借了壹本清華出版社的《國際商法案例教程》,後來找的時候找不到了。於老師的教材很詳細,可以作為補充。車老師的隨筆可以百無聊賴的讀壹讀,有利於進壹步理解教材中的壹些概念,比如市場準入。
4.國際私法:國際私法簡明教程。
國際私法(皮黃王理,2014),
比較國際私法(陳·,2012版)
國際私法是所有科目中最仁慈的,考點有跡可循。真題很重要!簡明教程和黃皮書的內容真的很像(幾乎壹樣),但是在某壹章的某壹點上會有壹些差異。我主要以簡明教程為主,5438+10月購買的黃皮書作為我筆記的補充。陳老師的書也讀了幾遍,相關的觀點都混在筆記裏,作為自己觀點的補充。(其實不看也沒關系。李老師的書第壹次嘗試完全夠用。)
總結:
我寫了這麽多不是說我有多努力,而是說我走了多少彎路。除非妳真的感興趣,否則不建議備考的同學花費太多精力。比較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先掌握其他科目,有余力再去處理。至少要確保妳越界了。當然我自己也沒學到點子上,所以走了這麽多彎路。(不過我覺得還不錯,畢竟要走的路多,要看的風景也多。)
雜詞:
1,關於論文和資料的購買:
有必要看論文嗎:根據歷年考上的學長的經驗和意見,沒有必要。個人感覺對於初試來說,論文的作用確實有限。但我還是看了壹些法理學、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的論文(畢竟看過的就是我知道的。).然後因為壹開始真的不知道怎麽整理筆記,就買了師兄的法條筆記(認許師兄的法條筆記,嗯,整理的很詳細),自己看完他的思路整理了壹下。至於是背前人筆記好還是自己筆記好,還是看個人吧。我覺得整理筆記是壹個知識內化的過程,整理筆記是我最喜歡的過程(背起來很痛苦)。
第四,寫在後面
我不喜歡把考研比作在黑屋子裏洗衣服。考研的日子也是流動的人生,沒必要過得苦不堪言。按時吃飯睡覺,每周選擇壹個時間段放松,每天做自己喜歡的運動是很有必要的。學習已經很累了,要做開心的事來撫慰疲憊的心。
當然,誰也不知道最後會不會成功。不過,好像“本來就不行”是個好詞。本來是不可能的,萬壹成功了就好了。妳要抱著打全壘打的心態去跑,這樣就算三振也很酷。當然我說不出這麽有哲理的話,這是日劇《求婚之戰》裏說的。
記得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完了。但轉念壹想:就算今天爬,也要爬到考場。
就這樣,我以為我做不到,卻可以笨拙地跑到終點。就這樣,還不夠,但真的是好字。
不知道有沒有喜歡五月天的朋友?如果妳喜歡他們的作品,我想妳可能聽說過《愚人》。就我而言,當個傻子也沒什麽不好,至少我敢說心裏話。* * *隨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