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網絡和硬件現狀分析
目前,上海市司法局及相關下屬單位尚未形成統壹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除了部分單位通過Modem或ISDN撥入市信息中心撥號服務器上的30B+D線外,沒有其他可以使用直接通信的網絡。由於撥號費用和速度限制,下屬單位與市局之間的數據傳輸無法保證實時高效。此外,由於下屬單位沒有任何網絡接入手段和設備,目前的數據傳輸只能單向上報,市司法局業務處室無法主動調用和查詢下屬單位的數據。
在市司法局內部,現在有三個獨立的網絡:辦公室內部網、官方網和互聯網外部網。其中,辦公室內網和公務網為涉密網絡,互聯網外網不涉密。根據安全局的要求,這三個網絡需要物理隔離。辦公室內網和互聯網外網通過經過安全局安全認證的安全隔離卡進行物理隔離。官方網絡是完全獨立的,有獨立的布線,與其他兩個網絡完全物理隔離。三個網絡中,辦公內網的效率最高,應用最廣,工作關系最密切。目前已基本實現市司法局內部辦公人員全部接入辦公內網。此外,還有5個網站由市司法局托管,由他人維護。主要有:東方律師網、148網、法律人才交流網由史聖彩虹維護;司法行政系統門戶和東方法治網由東方維護。
2004年底,市司法局對現有的中心機房進行了實質性的改造和優化。購買並安裝了高性能Cisco6506核心交換機、惠普rx5670數據庫服務器(安裝了ORACLE數據庫)、3臺惠普應用服務器、網絡防火墻、入侵檢測等網絡設備,並對原有屏蔽機房進行了改造,經測試已達到國家B級標準。基本建成了壹個效率高、使用靈活、維護方便、易於擴展、安全可靠的主機系統,具有較強的處理能力,是整個司法行政系統的數據中心。
(二)應用軟件系統現狀分析
目前應用軟件還沒有形成壹個完整的系統,大致可以分為辦公自動化系統、司法業務系統、網站系統三個部分。
1,辦公自動化系統
1999,利用Notes/Domino開發技術,采用B/S結構,開發了市局辦公自動化系統。經過兩年多的運行,36個功能模塊中已有20個投入使用,其中郵件系統、公文流轉、通知、工作日誌、信息簡報、周安排等模塊使用頻率較高。目前16模塊還沒有使用,需要在新系統中創建壹個環境來充分利用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的功能。原OA系統相當壹部分模塊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投入使用,部分模塊只是偶爾或部分使用,整體運行效果壹般。但同時投入使用的模塊(郵件系統、公文流轉、通知、工作日誌、信息簡報、周安排等。)已經成為各辦公室(部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OA改革時必須充分考慮。壹方面要尊重現有系統的功能設置和操作習慣,另壹方面要將原系統的數據無縫移植到新系統中。
到2004年底,市司法局辦公自動化改造基本完成。整個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可以在全市司法單位推廣實施。在功能上,全系統公共信息系統(信息門戶)與辦公室自動化系統是分開的。在此基礎上,市司法局將進壹步完善功能,增加人事勞動管理系統、信訪管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新聞影視管理系統等應用模塊,實現辦公與應用壹體化。同時,考慮到各系統的數據共享,業務系統的統計報表信息可以在OA系統中訪問。
2、司法行政工作業務應用系統
市司法局的業務範圍涉及監獄、勞教、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領域。監獄局和勞教局相對獨立,針對各自的業務進行了信息化建設。除了監獄和勞教所,上海司法局還開發了壹些針對不同業務的信息系統:
(1)律師信息管理系統。2002年9月投入使用,可用於律師年檢、註冊、申請執業許可證等管理。但目前使用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
(2)基層人民調解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管理基層的人事調解機構和業務報告。2003年6月,市司法局和4個區縣、4個街道試點單位運行完畢,2004年底完成全市所有區縣、街道的推廣。
(3)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進行電子化、網絡化管理,目前已基本開發完成,準備進入試運行和推廣階段。
(四)司法考試報名制度。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可以依托該系統完成司法考試報名的全過程。
(5)公證業務處理系統。目前已推廣到全市大部分公證處,主要用於公證處辦理公證業務。系統采用C/S(客戶端/服務器),設計思想和技術已經過時,需要進行技術開發和版本升級。
(5)社區服刑人員管理制度。對社區服刑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該系統采用C/S結構,單機運行,具有通用性。
(6)法律服務業信用信息系統。法律服務業征信系統主要針對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信用管理。可以開發信用檔案查詢系統,在權限和分類許可的情況下,向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提供信用信息。
(7)地理信息系統。針對所有司法行政機構、相關人員和業務情況,在地圖數據上進行多層展示。2004年底,外網系統建成,司法行政系統工作機構、服務人員及相關內容向社會公開。內部網管理系統正在開發中。
(8)司法鑒定管理信息系統。司法鑒定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案件管理系統、機構管理系統、咨詢信訪處理系統、專家庫系統、信息交換系統等。2004年,開發工作基本完成,進行了試運行。
(三)外聯網網站系統現狀分析
目前,該系統網站資源豐富但雜亂,各網站分屬不同單位和部門,網站資源使用效率低,司法行政門戶網站的權威性有待提高和確認。市司法局網站全部在外托管,其中東方律師網、148網、法律人才交流網由史聖彩虹維護;司法行政系統門戶網和東方法治網由東方維護。官方網站由市司法局維護。
網站系統最大的問題是統壹的信息發布。每個網站可以相對獨立,各有特色,但信息內容與司法業務系統、行政審批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密切相關。目前沒有統壹的信息發布平臺,發布到各個網站的信息完全依靠人工。壹方面維護量大,重復輸入釋放嚴重。另壹方面也增加了信息出錯的可能性,由於發布範圍缺乏權限控制,容易造成信息泄露。此外,網站還缺乏安全機制,如防攻擊、容災、網頁簽名等安全措施沒有考慮。
(D)分析進入市政官方網絡的現狀
2004年,市司法局連接了市官網,市官網管理中心配發了壹些必要的設備,如CISICO 2950、海信防火墻1惠普RP2470 WEB服務器。但申請項目仍然較少,僅建立了市司法局市級官網的網站申請,信息量少,維護更新頻率慢。市司法局40個接入應用點尚未有客戶端接入應用軟件系統。同時,市司法局與市監獄管理局、勞教局、直屬單位、區縣司法局未實現聯網。
市監獄局、市勞教局已接入市級官方網,部分點位已接入應用。2002年,市監獄局完成了局內局域網改造,建成了覆蓋所轄監獄的城域網。它采用思科6506多層交換機作為交換核心,建立國際主流的千兆主幹和百兆桌面網絡,通過專用電信線路與監獄直接相連,傳輸業務數據和視音頻信號。市勞教局以電信專線方式建設了包括所有勞教機構的城域網,並通過加密機與該局局域網連接,開發了多個業務管理系統的應用,實現了數據實時傳輸和* * *享受。直屬單位和區縣司法局信息化建設現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壹級,機關內部局域網建成,公務網聯網,有單位有應用系統在網上運行。這類單位在司法行政系統中相對較少,占比不到10%。如浦東新區司法局已建成內部局域網並與區政府聯網,初步實現了“四網壹校壹平臺”的信息應用系統。
第二個層面,建立了壹些局域網,但沒有連接官方網絡,壹些官方網絡已經到位,但壹些局域網沒有建立,壹些單位網絡已經建立,但相關的業務應用信息系統沒有跟上,缺乏信息和數據的積累。在司法行政系統中,二級單位大多占80%左右。19個區縣司法局中,只有7個單位有公務網接入點,占37%,9個單位有內部局域網,占47%。在已經建設局域網的區縣司法局中,只有5家單位考慮了內外網隔離的問題,比例更低,僅占26%。至於業務應用系統的運營和使用,情況就更糟糕了。我們通過去年下半年的調查了解到,除了監獄、勞教和少數區縣司法局,大部分單位只有幹部人事、財務工資運行等壹些軟件。
第三層次,約占10%,相對靠後。機構內部局域網未建成,與官方網絡無連接。內部辦公基本停留在單機工作模式。
通過對網絡硬件和應用軟件現狀的分析,可以總結出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市司法局信息化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於市司法局及相關下屬單位未形成安全、統壹、穩定、可靠、快捷、專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不同信息系統相互隔離,各單位無法享受數據、即時通訊和數據交互。
——各應用系統使用的設計理念、開發技術、接口標準、數據庫不壹致,數據不能完全共享,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應用水平低,信息交流單向。大多數應用停留在簡單的辦公自動化的實現上,缺乏全面、有效、深入的分析和決策支持。數據的單向交流使得無法真正意義上完全享受數據,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統的應用效率。
——分散,沒有整體規劃。不同單位開發的許多分散的小系統,使得司法系統沒有整體的、連貫的信息化建設政策。這種情況壹方面造成了低水平重復建設,另壹方面也增加了系統整合升級的難度和成本。
——管理難。各個系統的開發人員參差不齊,缺乏統壹的管理和協調,沒有壹個整體的控制集成者,給系統的開發、實施、培訓和維護帶來了很大的管理問題。
-安全風險。系統很少考慮安全措施,硬件網絡、系統軟件、應用程序、業務數據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主要措施和對策
(壹)圍繞目標,循序漸進。
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了司法行政系統各單位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和需求,提出了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構想,即“運用信息化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建立安全、先進、高效、實用、可擴展的司法行政電子政務系統,基本實現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輸網絡化、信息技術集約化應用。”建成後的網絡將基本實現數據應用的雙向溝通、互動交流和決策;在設計技術上,信息數據采集的主動性和分析性,軟件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接口的標準化和開放性,使我們司法行政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處於上海市黨政系統的領先水平。
圍繞總體目標,必須遵循“統壹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充分體現“先突出重點、逐步推廣、挖掘潛力”的建設方針。計劃用三年時間分三個階段推進系統信息化建設工程。
第壹階段:主要連接系統骨幹網,做好基礎建設。
壹是建設司法行政業務骨幹網。該系統的網絡分為三個層次。壹級網是市司法局的內網,二級網包括市監獄管理局、市勞教局、市法律管理幹部學院、區縣司法局等市局直屬單位的內網,三級網包括監獄、勞教中心、司法所的內網或終端。第壹階段,在壹級網絡升級擴容的同時,建設上海司法行政系統網絡骨幹網,即通過官方網絡實現市司法局、監獄局、勞教局、管理學院、區縣司法局及下屬單位的二級網絡連接,為該系統的網上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礎。
二是建立基於司法行政骨幹網的視頻電話會議系統。實現市司法局與市監獄管理局、市勞教局、市法律管理幹部學院的視頻會議系統,先與其他局和區縣司法局建立電視電話會議系統,使局系統形成即時電視電話會議能力。
第三,建立司法行政地理信息系統(GIS)。司法行政相關機構的地理信息和其他相關業務信息在電子地圖上得到直觀、生動的反映,為司法行政系統內部的合作和聯動創造了條件,為下壹階段司法行政指揮管理系統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四是建立法律服務業征信體系。開發法律服務業征信系統應用軟件,實現法律服務業執業機構和從業人員征信工作數字化、網絡化,快速、充分反映獎懲等信息對信用等級的影響,搭建群眾表達差評和好評的通道。
五是實現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受理。我局網上行政審批應用軟件分兩期開發。第壹階段實現網上行政審批所需的“表格下載”、“網上受理”、“狀態查詢”、“結果公告”四大功能。第二步,將實現與區縣局的在線處理。
第六,逐步建立和完善司法行政業務管理應用系統。努力完成基層人民調解管理信息系統、刑釋解教人員安置管理信息系統等司法行政業務管理應用軟件的升級、改版、推廣和運行。
七是建立司法鑒定管理制度。在建立專家基本信息、鑒定經驗和技能基礎數據庫的基礎上,實現鑒定申請、受理、立項、鑒定處理、鑒定結果匯總、鑒定申請人反饋等業務流程的信息化處理。
八是升級市司法局行政辦公管理系統。重建和挖掘現有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潛力,在依托和利用現有系統功能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功能,實現辦公和管理的壹體化,在現有的工作方式、效率、秩序和質量上有新的突破。
第二階段:主要推進系統全面聯網,搭建數據共享平臺。
壹是繼續深化司法行政系統聯網工程。力爭通過官方網絡連接監獄、勞教中心、鄉鎮街道司法所、公證處,初步實現司法行政系統全面聯網。
二是整合本系統各大數據中心(市司法局數據中心、市監獄局數據中心、市勞教局數據中心、市矯正辦數據中心)的信息資源。運用網絡服務的理念,加強雙向、全面的信息交流,深化本系統完整的在線交流和信息共享,進壹步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三是實現行政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在第壹階段司法行政系統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受理的基礎上,進壹步實施應用軟件開發,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全流程網上受理和辦理。審批流程將通過網絡在所有節點自動流動,審批數據將在相關部門之間共享。
四是建立健全公證管理制度。公證管理信息系統在各公證處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實現司法行政業務網絡對各公證處的在線管理和監督,充分享受本市公證業務的業務信息,實現在線錯證查詢和抵押登記查詢的能力。
五是建立社區服刑人員動態跟蹤管理制度(社區矯正)。通過司法局、監獄、勞教和相關社區矯正機構的全面聯網,實現對社區服刑人員的動態跟蹤記錄。在充分掌握對象最新數據的基礎上,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置。
六是建立法律援助管理制度。通過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全面聯網,實時掌握全市法律援助案件的申請和辦理情況,高效提取和分析相關工作數據,實現與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制宣傳部門的信息共享。
七是建立司法行政系統及各類隊伍(政府官員、監獄勞教警察、高等院校教職員工、法律服務從業人員等)主要業務工作信息管理數據庫。).實現系統中數據和部分信息的在線查詢,為法律服務業信用信息系統的建立和行政審批事項的在線辦理提供數據支持。
第三階段:主要圍繞網絡縱向到橫向,深入挖潛提高效率。
壹是建立司法行政系統綜合管理信息庫。完善各類業務應用系統和行政辦公系統,通過信息實時傳輸和數據集中處理,形成強大的司法行政業務綜合處理能力,實現業務辦理自動化、對外服務網絡化、統計分析智能化。
二是開發決策支持系統。采用數據集成、在線分析處理和數據挖掘等先進技術,探索和總結復雜數據背後的規律,為領導決策提供輔助信息。
三是開發公共服務關系管理系統。規劃建設本市司法行政綜合服務平臺,能夠有效整合司法行政系統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各項業務功能,逐步實現建設為人民群眾和國內其他國家機關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目標。為了更好地科學分析人民群眾和政府機關的實際需求,及時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
四是開發司法行政指揮管理系統。以該系統的各大數據中心和管理系統為基礎構建指揮管理系統,將使“諸軍兵種復雜、枝繁葉茂、層層交織”的司法行政系統形成快速順暢的指揮響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