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驗帖主要是分享我備考2022浙大稅務碩士的經驗,希望能為有需要的妳提供壹些參考。
21考研受疫情影響較大。我本應該在二月份返校的,但是最後被推遲到了五月份。在家呆久了,我明白復習效率。我是去年6月中下旬,65438+10月開始背考研英語單詞的。因為知道自己的英語基礎太差,詞匯量極差,所以比較早就開始了這個項目。2月中旬開始學習數學基礎,3月底開始學習專業課。8月,我學習了馬援,然後在9月底開始學習剩下的課程。雖然家裏效率比較低,而且受學校網上課和相關事務的影響,因為我整個時間開始的稍微早壹點,所以終於在暑假前結束了壹些基礎階段,順利進入暑期強化。
在近壹年的考研戰線上,妳難免會遇到壹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沖擊著妳緊繃的神經,讓妳徘徊在崩潰的邊緣。但無論如何,妳要盡快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輕易放棄,堅持下去。事實上,如果妳堅持下去,妳會贏得很多人。
學校選擇過程
我在挑選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是按照地域、專業、學校的順序篩選的。
地域:我劃定了北江、浙江、上海的985和211(只是為了彌補高考放棄211的遺憾);
專業:我選的是考三或者396的專業。個人認為199考試的不確定性太高(科目數量太少無法拉開差距,作文主觀性太強)。396的六個專業中,我只學過財稅和資產評估,對金融不感興趣。綜合權衡之後,最終選擇了稅務專業。
學校方面,稅務專業的學校比較少,選擇起來相對簡單。壹開始糾結於蘇州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和兩個金融壹個貿易。在充分了解了各個學校的考試科目和歷年的申請情況後,我在3月中旬選擇了浙大作為我的稅務碩士,因為它的地理位置,也因為浙大不搞是非不分。
同時,為了降低擇校風險,緩解備考壓力,我設置了三個學校:第壹個梯度是浙大稅務,第二個梯度是中南財稅,第三個梯度是自己專業的研究生,這樣可以根據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建議暑假前決定最終選擇。畢竟稅務學院各學院專業課的參考科目和考試內容都有較大差異。)
浙江大學433參考書目:
稅務原理由胡,易通關1和易通關2由註冊會計師稅法。
楊斌的《稅收原理》,
朱慶的國際稅收
檢驗方向:
稅收原理、稅法、國際稅收、稅收征管(國際稅收和稅收征管相關內容在稅源和稅法中都有涉及,不另附參考書目)。
考察題:名詞解釋、選擇題、計算題、簡答題、論述題。
胡的稅務:可以看的網絡課或者PPT。我只學了前六章,因為後面的內容,尤其是計算部分,跟不上現在的政策。然後看了學長買的資料,稅務重點筆記,課後習題詳解。
稅法部分:在學習cpa稅法的時候,我們會對專業知識形成壹定的理解,但是可能妳會覺得很難用優雅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專門背壹背。我看了浙大考生歷年流傳下來的《逐章浙大文體名詞解釋及簡答題》,分成以下幾個模塊,分別給出名詞解釋及簡答題,不僅包括已經考過的,還包括可能與之平行考的。建議全部背下來!!!
另外還推薦稅務研究所的復習筆記。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很全面,但同時它的缺點是不是針對浙大,而是普遍適用於所有學校。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選擇按照浙大的風格學習,有的背誦有的理解,效率更高。
簡答題和論述題依然是稅收科學+稅收熱點+稅收新政策+浙大教師論文(與稅收相關,必讀,有些很難找)+浙大歷年傳世材料。準備簡答和討論,主要是整理考點,根據看到的知識提問。稅收要達到基礎知識的水平,稅收部分可以忽略。對於熱點,主要是看到了稅務學校的熱點和老同學們沿途的熱點。
平時為了增加專業素養,拓寬知識面,也可以關註壹些微信官方賬號,比如人大財稅研究所,稅收研究等。,都是壹些學者的論文,有空可以看看。
專業課復習節奏
因為從準備廈大到9月下旬決定換浙大,專業課的學習節奏。僅供參考,應該不足以構成建議(除非妳覺得我這麽做有道理)。
9月中下旬之前,每周專業課的復習計劃壹直是3天學習稅收原理,3天學習註冊會計師稅法,1天學習國際稅收。每天的學習時間壹開始是2小時,然後逐漸增加到3小時。
暑假前,我每周有四節課外課要上壹節“進階稅務”,分布在周壹、周二、周四、周五。每節課的時間為壹個半小時,從當時每天專業課2-3小時的復習時間中扣除。此時,我的計劃只是在暑假前讀完楊斌的《稅收原理》,完成註冊會計師增稅減稅的學習。
暑假大概完成了CPA第壹輪學習(沒有章節練習)和楊斌《稅收原理》前半部分的第二遍刷。
在我決定轉到浙江大學後,我於10月初開始閱讀胡的《稅收》。有了楊濱《稅收原理》的基礎,我只用了壹個星期就把胡的《稅收》讀完了。然後開始做專業課的ANKI卡,用來記憶必要的知識點,刷輕壹輕二的主觀題,其中輕壹刷了兩遍,第壹遍全部刷完,第二遍只刷主觀題。
65438+2月,開始看熱點(不過浙大今年沒考什麽熱點,不過不建議妳22天復習,不能賭)。
數學
壹開始,我學習了三個數字,並推薦了三個數字,唐家鳳、李永樂和王詩安。高數和線代都相應的看過網絡課,看過的基礎課壹般都是看書自學。我壹直認為看網絡課是浪費時間,壹定要講究效率。跟得上的同學可以1.5倍,2倍的速度壹邊上課壹邊在書上做筆記。我轉到396後,買了經濟學聯考綜合能力核心筆記。因為是2014出版的,題型和難度不符,但還是強烈推薦購買。有些考點的總結短小精悍,非常適合396數學的學習。壹開始學的是數字三,所以買了之後很快過了壹輪,標了壹些總結。我沒有刷那個60天攻克800題,因為我覺得裏面的題有點簡單。
刷題推薦唐家鳳1800基礎題(根據396考試範圍,不用看答案)和張宇優秀題庫(都是選擇題,有些題會比較難)。
因為396的時間很緊,所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對題目比關心對不對更重要!!!所以妳在做題的時候,如果妳做題的時間不理想,即使妳的答案是正確的,妳也需要標記出來,看看答案分析是怎麽快速回答的,而不是檢查是否正確。另外,相對於壹直做很多題,更重要的是根據所考查的知識點總結做題思路,這樣看到題就能立刻反應,從哪裏入手。(這並不是說不需要刷題。刷題可以讓妳更加了解做題的角度,也可以鍛煉妳的速度,但是如果不總結,只是刷題,在考場上還是會措手不及。)
邏輯
書:趙鑫全的邏輯本質,
周建武歷年真題分類
沒看視頻課,直接看了兩本書,邏輯基礎和強化,邊看邊總結,做題。看完邏輯集錦,開始刷周建武的書,很厚,題目很多。我應該早點開始刷。除了模擬題我只做了這個練習,還挺夠用的。同樣,不要只是快速刷題。這並不意味著妳會。註意思考和總結。做題的時候知道壹類題很重要!!妳必須學會自己總結套路。妳壹看到題目就知道它想考妳什麽,它可能在哪裏挖陷阱。
作文
首先表明我對作文的態度。我個人寫作能力比較差,不會抱著作文部分就靠它來得分的態度。我的重點是數學和邏輯。我會在構圖上追求性價比最高的方法。40分的作文我拿30分就夠了(最後大概會拿到31或者33分)。況且兩篇作文總分只有40分,和別人的差距不會太大。如果妳有和我壹樣的心態,可以學習我接下來的方法,用最少的時間得到過去的分數。
其次,我推薦微信官方賬號:張乃馨,
這裏主要是壹些練習和材料的積累。正如張乃馨老師所說,不通用的東西不能算材料,所以在積累材料的時候,要選擇廣泛的應用,並且要熟悉這些材料可以用在哪些題目上,甚至可以根據考試要求的字數來積累。比如壹共六七百字,就是妳能寫出近200字的段落的壹個原因,沒有多寫的地方。
英語
主要做的就是背單詞+做真題+寫作文。
背單詞的話,前期會用新東方圖書的亂序版。
後來每天復習200個單詞。
做真題,壹戰英語二考的時候真題我都做了,導致後來其實都記得答案。如果閱讀,如何利用好真題中的閱讀?閱讀主要測試長難句和答案與原文之間的同義詞替換、情感偏向和中心思想。建議先刷唐遲的閱讀邏輯,再閱讀,會有更大的收獲;完形填空和新題型主要是技巧。後來看了宋奕萱老師的課,用技巧刷了壹些真題。翻譯,我也看了宋奕萱老師的課+練習;至於作文,我推薦潘蕓先生,而且預測相當準確。
考研英語壹半:閱讀
背單詞是為了更好的閱讀服務的,所以我建議先背高頻詞匯。陳正康老師專門寫了壹本母語書。我先寫完這個,背完差不多4月份了。然後在四月之前,我花了65,438+00天學習長難句,用的是陳正康的母句書和視頻。
壹開始壹篇閱讀需要25分鐘左右(之後會增加15分鐘左右,20分鐘難度稍微大壹點),然後需要1小時做全文的精譯,也就是查單詞然後逐句翻譯。整篇文章要理解每壹句話(壹開始這樣會很費時間)。翻譯後可以和陳正康的《真題超級精讀》對比壹下,看看自己有沒有翻譯。最後,根據自己的翻譯再做壹遍這些題,盡量找到每個選項的命題點和錯誤原因。這種枯燥的訓練壹直持續到1997年到2017的真題做完,最後幾年留給最後壹個月的模擬訓練。
按照這個節奏看書,至少可以在暑假完成第二輪。當然第二輪要從2005年開始,2005年之前的命題風格不壹樣。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嘗試從10開始刷第三輪。
客觀題兩小項:完形填空&;新問題
我聽說了三位新的英語老師,宋奕萱,陳正康和唐遲。個人感覺陳正康和湯池講的都很好,尤其是湯池,他是最實際的解釋,遵從他“閱讀的本質是邏輯”的閱讀理念。唐書也主張通讀整篇文章,理清邏輯關系後再動筆。當然最後他也會給妳技能作為輔助。
最近壹個多月只做了部分歷年真題,最後期末考錯了1,新題型正確。
沒有基礎,壹切技能都是浮雲。
有些老師會特別強調這兩塊中技巧的重要性,但我認為如果妳早早開始英語,就能為前面的單詞和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妳的實力和技巧就能保證最後的勝利。
所以基礎前期請不要偷懶!
政治準備比較簡單,可以總結為——肖秀榮yyds。
part 1:7月下旬至9月上旬預習。
7月下旬:買了肖秀榮的精讀課和1000題,邊聽徐濤的網絡課邊記精讀課筆記,補充內容。每學完壹章,刷對應章節1000題,及時改正。(我第壹次刷1000題的時候,用的是微信官方賬號自制的考研刷榜,方便兩刷,利於復習。)
時間安排:每天晚上大概需要1h,9月初基本政治學習完畢,1000題壹舉完成。
馬援涉及許多原則,需要深入理解。學完馬援部分,可以嘗試梳理壹下整體思路,從而更好的消化知識;
第二部分中期深化
9月中旬-10結束:1000問題兩把刷子+腿妹技能課。
前期學習時,先聽課再刷題,容易形成“記憶錯覺”。而第二把刷子的作用是:
(1)找出“理解錯誤”的部分,單獨拿出來看對應部分的網上課例講解,真正掌握。(特別註意馬援的《資本論》,需要理解和計算才能搞對。)
(2)加深記憶點,及時糾正錯誤,在錯誤原因處記下容易忘記的知識點,方便以後復習錯題。
3分清題型。有些題目需要理解,有些屬於固定搭配,需要記憶。所以要把“帽子問題”找出來,單獨背。
(腿妹技能課筆記)
時間安排:每晚1—1.5h。
第三部分後期強化(11前期-12前期)
11月,腿姐的復習手冊和各考研機構的模擬試卷將陸續發售。這時候就要重點進行客觀題的沖刺訓練了。說實話,主觀題差距不大,大家都按照小思來答,所以前面的選擇題才是拿高分的關鍵。
165438+10月初-65438+2月初,我陸續做了市面上所有的模擬卷客觀題。主要是腿妹模擬卷,徐濤6套卷,米鵬6套卷,楊亞娟8套卷,宇峰6套卷...(所有的卷子都是電子版的,比較方便)。在刷題的同時,參照腿姐的復習筆記進行復習,不清楚的地方及時打開復習,及時補充沒有涉及到的知識。
165438+10月中旬收到小八,開始刷。刷的時候只做客觀題,不參考任何資料,完全當做壹次考試時間來做。做完壹篇張及時的復習後,要及時總結和背誦自己做錯了、沒記住的內容。另外,大家可以稍微關註壹下小八馬援的壹些簡答題,了解壹下每道題涉及的原理(我壹刷微信官方賬號做的刷榜,就能清楚的看到馬援和毛中特哪個弱。)
自從65438+二月初小思發貨後,等待小思的日子主要是第二天刷小八,每天早上開喜馬拉雅聽土改、戰約等話題的總結,每天中午前復習考研微信官方賬號做的政治知識點總結,刷完題後復習背誦手冊。
對政治的研究可能是支離破碎的。比如專業課學習累了,可以隨意刷幾個題目,稍微緩解壹下壓力。)
時間安排:11月以小八為主,其他模擬卷為輔,客觀題瘋狂刷。每天大約2小時。
第四部分最後沖刺
65438+2月初,小思兌現了諾言,這意味著政治正式進入沖刺期。
客觀題:拿到小思就可以開始刷選擇題(閉卷計時),不要受別人分數的影響。當妳犯了壹個錯誤,說明妳對相應的知識不熟悉,及時回去背筆記復習。可以自己總結錯題,把記憶中混亂的地方總結出來放在壹起記憶。從拿到小思到初試前十幾天,如果有時間,盡量刷兩三遍小思(保持題感);把之前模擬試卷的錯題拿出來復習;背筆記給腿姐聽,後半段重點記憶。
主觀題:蕭思毅***4卷,每卷有5個簡答題(馬援+石剛+毛中特+思想秀+時事,每題),每個簡答題有2-3個簡答題。
第壹次背的時候是按科目來的。首先,我背誦了四冊書的馬援部分,然後我背誦了歷史大綱...這樣的好處是整合了各個板塊的考察點,有助於理解;第二遍還是按科目,復習第壹遍;
最後說說時政。政治主要分為五個部分:馬援+歷史大綱+毛中特+思想教育+時政。時事方面,前期沒必要準備。小八6月165438+10月出來後,在練習各種模擬題的時候有意識的去記憶就好了。
我的政治準備比較簡單。壹方面,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另壹方面,我可能不太擅長這門學科。這個備考的經驗只是為了分享。當然,如果能幫到妳就更好了。
壹定要明確,考研要學的知識是有限的。兩種不同的材料,知識點的排版可能不壹樣,但是回到考試大綱所涉及的知識壹定是差不多的。所以,不要陷入無休止的找資料的怪圈,而忽略了對知識本身的學習。選擇壹個相對完整的資料,學透了,再看下壹個目標。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復讀,所以請保持踏實,不要好高騖遠。登高自卑,遠遊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