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珠寶抽獎如果存在作弊行為,消費者可以向消委會投訴,要求經營者支付商品價款的三倍,不足500元的賠償500元。
2.珠寶抽獎被騙以下方法保留證據,所有票據和商品封存,所有活動細節和商品拍照。
3.既然是從商場這樣的實體購買,不用擔心,完全可以維權!可以帶著購買證明和玉石的所有包裝到購買的店鋪,以佩戴不舒服為由要求退款。
4.對於BC商品,國家標準有明確規定,所售商品名稱必須標註“玉優(處置)”字樣,否則以假亂真屬於欺詐行為。數據來源:國家文化藝術網。
揭秘商場超市珠寶櫃臺抽獎的“套路”,拒絕套路
商場超市珠寶櫃臺抽獎的“套路”透露了秘密,拒絕套路的事情是這樣的。我告訴妳是為了防止大家以後遇到生意上的套路。
當他們到達商場時,執法人員看到商場的收銀人員正在向前來結賬的顧客發放免費禮券。顧客可以憑禮券在指定珠寶店的櫃臺獲得口罩、棉簽等免費禮品,還可以免費抽獎。
幾年前,我也差點被這個套路騙了。我記得是在縣城中央的壹個購物中心。服務人員告訴我可以拿著購物小票去二樓抽獎。沒想到貿然嘗試,中了個壹等獎。壹等獎是在櫃臺買翡翠首飾打折。
讓妳先產生興趣:麻痹妳的神經,降低妳的防禦心態,偷偷摸摸通過抽獎的方式送出,奧斯卡獲獎的浮誇演技讓妳覺得自己“幸運”得了壹等獎/二等獎。不識破吃這壹套的,就開始掉進奸商的陷阱。
如何向消協投訴商場打九折買的玉石?
1.商場抽獎後商品購買、使用發生爭議的,由12315負責,12315的受理範圍是消費者為日常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請求市場監管部門解決爭議的行為。
2.如果在商場買玉被騙,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投訴無法通過調解解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維權。
3.如果三包內不允許退貨,可以打電話。消協只處理商品質量或售後問題。
4.如果各種溝通無效,可以打電話315或者工商局投訴,保留這些憑證,包括壹些溝通錄音。同樣,妳也可以把這些情況反饋給當地的壹些媒體,讓他們幫忙曝光,幫他們退貨。這些都是常見的處理方式。
5,如果沒有真假問題,確實無法強制退款。高價賣出價格不違法,只能雙方協商。很多人都在那種商場買過金鑲玉,都去理論了,都退了。
安慶新百百貨翡翠彩票1等。贏了1。翡翠是真玉嗎?如果沒有,該怎麽辦?他們...
壹般來說,商場抽獎打九折的翡翠是真的。但整體質量較差,多為低價玉。整體價值不高,質量比較差。它還含有大量的雜質和缺陷。這是商家提高人們消費的壹種促銷手段。
商場裏打九折的翡翠是真正的A貨。目前能稱得上A貨的玉石只有壹種,即翡翠。A貨的意思是天然翡翠,沒有經過人工酸洗、註膠、染色處理。
是真的。不用擔心穿不穿。這種s925銀翡翠飾品基本都是商場做活動的時候打折1買的,或者中獎1加200左右買的都是套路。喜歡就穿吧,不值錢,為了玉。
商場抽獎中了壹等獎,打折3980買了翡翠。我花了398買了兩個不是嗎?...
1,玉髓是壹種批量生產的玉石,價格低,925銀鑲,粉玉髓,44克,玉石市場在50元左右,398元買的,當然有點貴。
2、新聞已經報道過很多次了,很多小珠寶店都是用這種方式進行欺騙性的促銷活動,中獎後折扣還是高於正常價格,所以能退就退吧。
3,不虧,畢竟還是有壹定的佩戴價值的。如果鑲嵌的金屬是最銀的飾品,就值這個價。平時搭配衣服穿還是很好的。
4.壹般商家說妳中獎了,說打折買玉。就這個東西來說,應該是壹塊翡翠,好像給了妳鑒定證書。但是翡翠壹般,價格應該在200以內。300還可以,不算太坑。我之前遇到過壹個花了5700的人。
5、這個不值那麽多錢,相信壹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喜歡這類東西,建議參加珠寶無底價拍賣。妳可以找到便宜貨。建議去北京寶錘拍賣。去過兩次,買了壹些翡翠掛件,都是1200年拍的。比去商場買好多了。
6.妳好,金鑲玉翡翠壹個吊墜壹般都是正品。毫無疑問,它的鑲嵌部分是:壹克金箔可以偽造0.5平方米的金箔,所以這壹項的量很小。這種有印記的玉墜壹般在商場或者景區都有賣,而且是抽獎打折賣的。
商場有抽獎促銷商品,有價格欺詐怎麽辦?
1.在商場抽獎中獎後,具體措施如下:與商場工作人員協商。協商不成,可撥打12315投訴;憑相關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詐騙金額小,他不願意向調度室舉報。
2.“兩套價格表現:對同壹種商品或者服務,在同壹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以高價結算。案例:某商場銷售的襯衫標價50元,結賬時卻按照80元收取。
3.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應當向消費者賠償商品價款的兩倍作為處罰。條例中明確規定,如有欺詐行為,我們有權要求經營者支付兩倍的商品價款作為賠償。
4.如果協商不成,我們會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者相關行政部門投訴。提交仲裁。仲裁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消費者可以通過經營者的價格行為和價格手段來判定是否存在價格欺詐。在同壹交易場所,同壹商品有兩種價格;使用欺詐性語言誘導消費者進行交易;銷售商品附加價格條件的行為屬於消費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