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案例描述2007年壹個陽光明媚的冬日,幼兒園大班的老師組織小朋友玩滑梯遊戲。遊戲前,老師在玩之前給孩子們做了引導,強調了註意事項,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壹個個排隊滑下。正當所有的孩子都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壹個孩子笑著張開雙臂從滑梯上摔了下來。因為重心偏移,他從滑梯上摔了下來,造成右額頭1 cm皮膚裂傷。老師立即帶孩子去保健老師那裏做了簡單處理,並立即送往當地醫院。同時向主任匯報,第壹時間通知孩子家長。醫院對住院患兒進行了觀察,幼兒園支付了醫藥費和交通費,園長和老師帶著營養品多次到醫院探望,家長深感滿意。孩子出院後,家長壹反常態,態度極其不平靜。他們多次向幼兒園和上級行政部門索要巨額美容費、精神損害賠償、誤工費等。幼兒園負責人多次耐心、冷靜、合理地向家長解釋:孩子不小心摔倒了,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是幼兒園的全責。首先,幼兒園對幼兒的撫養和管理責任不同於法定監護人的責任。根據法律規定,幼兒園沒有監護權。幼兒園發生幼兒傷害事故的,應當按照“過錯原則”進行賠償,有過錯的賠償,沒有過錯的不賠償。第二,孩子的傷害是教師認真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不是教師的過失造成的,事發後幼兒園對孩子盡了最大努力。因此,幼兒園沒有過錯責任。第三,根據無過錯責任,兒童因過失行為造成自己或者他人損害的,其監護人應當承擔責任。第四,兒童受傷與行為發生地沒有必然聯系。不能簡單認為發生事故的幼兒園應該承擔責任。我們建議由法庭來解決。園長的話既維護了老師和幼兒園的權益,也讓孩子家長無言以對。他們只是不停地說:我也聽朋友說,幼兒園發生的事故,幼兒園要負責。最後,由於孩子傷口愈合良好,這位家長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上級部門的調解,使得這起安全事故得到了圓滿的處理。
二、案例分析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幼兒保護的規定,幼兒園不是幼兒的監護人,依法負有對幼兒的看護、教育和管理責任。教師與兒童的戶外活動是執行保護和教育的責任,他們是為了兒童的健康。主觀上和組織上都沒有過錯,孩子瞬間發生意外,老師也無法預料。因此,學校不承擔過錯責任。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和《民法通則》第133條,監護人的民事責任是壹種無過錯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要造成他人損害,無論監護人是否有過錯,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所以這種安全事故的責任應該由孩子的監護人來承擔。
孩子在玩遊戲時受傷,壹般都是意外造成的,因為孩子在活動中很難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孩子不小心絆倒、相互碰撞等傷害。如果老師沒有在遊戲中對孩子進行引導,如果老師沒有強調遊戲的註意事項,如果老師沒有在現場組織,如果老師沒有盡到職業“謹慎”義務,就很難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所以幼兒園要承擔過錯責任。
三。案例反思1。長期以來,社會和家長往往要求幼兒園對上述類似案件的發生負全責。特別是個別家長在沒有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到幼兒園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無理取鬧,沒完沒了地索賠。如果沒有達到目的,就會糾纏他們,無視幼兒園正常的教育秩序,導致幼兒園的工作更加困難。很多幼師雖然迷茫或者不公平,但往往以安撫的態度盡力滿足家長的過分要求,幼兒園教育的外部環境始終無法改善。因此,在處理兒童傷害事故時,首先要明確兒童傷害事故的責任,依法合理承擔責任。這不是推卸責任,而是依法辦園,提高幼兒教育水平。
2,安全沒有保障,生命沒有保障,教育怎麽辦?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都很重視,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為什麽我們的孩子受傷了?原因如下:第壹,當代“小皇帝”非常受寵,保護教育和組織活動難度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二是個別教師工作不到位,缺乏責任感,保護教育和關愛的能力不強。第三,我們的教育不註重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我們總是習慣於承擔孩子安全的責任,總是告訴孩子“小心點,這樣做太危險了。”如果孩子沒有自我安全的意識和能力,那麽老師的嚴密保護也不能保證萬無壹失。壹個大人在家帶壹個孩子都很難,何況二三十個孩子的老師!其實老師不可能壹直跟著孩子,也不能因為怕出事而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孩子的行為。因此,我們把安全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上,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各種有趣的遊戲活動,讓孩子記住如何保護身體的各個部位;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發現身邊的隱患,充分挖掘安全教育的內容,通過“人人爭做小保安”的活動,讓孩子親身發現身邊哪些地方(室內室外)容易發生危險,如何想辦法消除這些隱患。老師和學生壹起商定和設計標誌,並把它們貼在適當的位置。比如“當心滑倒”的標誌,“註意安全”的標誌等等。用生動的生活和遊戲活動來增強孩子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
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法制會越來越健全,人們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強,兒童傷害事故的責任會越來越明確。只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兢兢業業,只要有社會各界和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幼兒園的服務水平就會越來越高,孩子的安全事故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的幼兒教育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