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摘要: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移動電子商務以其快速、便捷、無處不在的特點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方向。無線通信技術為移動電子商務中獨特的基於位置的服務提供了支持,但也對傳統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挑戰。因此,本文從分析支撐移動電子商務的技術入手,進而探討以個性化需求和定位為核心的移動商務產業鏈構成。最後,初步闡述了基於定位服務的移動商務新模式。

關鍵詞: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定位模式

摘要:無線通信的發展使得移動商務應運而生。移動商務因其快捷方便,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方向。無線通信為移動商務的特色服務——基於位置的服務提供了支持,同時也對傳統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挑戰。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動商務技術,然後描述了面向個性化和位置服務的產業鏈。最後,本文提出了壹種基於位置服務的移動商務新模式。

關鍵詞:電子商務;移動商務;基於位置的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電子商務是壹種全新的商務手段,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傳統商務活動中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商務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進步,推動了電子商務的演進,也為企業的組織變革提出了挑戰。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商務應運而生。移動電子商務是指將手機、尋呼機、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通信設備與無線互聯網接入技術相結合,實現商業交易的電子商務。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快速增長和信息獲取需求的不斷增加,誰也不能低估移動電子商務的巨大市場前景。移動電子商務正在成為世界經濟運行的新時尚商業模式,眾多的應用創新和增值服務也將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1移動電子商務開發的技術基礎

移動電子商務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使用壹部手機或其他無線終端,使人們能夠通過移動通信設備獲得數據服務,包括語音、數字、文字、圖片和圖像,並在移動中進行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依賴於移動通信技術的空前發展。與移動通信工具連接的無線上網技術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無線上網服務已經具備,通信能力越來越便宜,更容易獲得越來越高的帶寬,這將在近幾年得到普及。

1.1無線通信協議標準WAP

正如TCP/IP是互聯網上信息互聯和通信的協議標準壹樣,WAP(無線應用協議)技術是移動終端接入無線信息服務的主要全球標準,也是實現移動數據和增值業務的技術基礎。WAP協議定義了移動通信終端連接互聯網的標準方式,提供了統壹開放的技術平臺,使移動設備可以方便地訪問互聯網和以統壹內容格式表達的互聯網信息。它是被大多數移動通信終端和設備制造商以及壹些無線通信服務提供商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廣泛采用的統壹標準。

1.2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GPRS突破了GSM網絡只能提供電路交換的思維定勢,將分組交換模式引入GSM網絡。它僅通過增加相應的功能實體和對現有基站系統進行部分改造來實現分組交換,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GPRS可以快速建立連接,適用於小數據流量的頻繁傳輸或大數據流量的非頻繁傳輸。

1.3移動IP技術

移動IP通過改變網絡層的IP協議,實現移動計算機在互聯網中的無縫漫遊。移動IP技術使節點能夠從壹條鏈路切換到另壹條鏈路,而無需改變其地址或中斷正在進行的通信。移動IP技術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支持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

1.4藍牙技術

藍牙是由愛立信、IBM、諾基亞、英特爾和東芝聯合推出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標準。旨在取代有線連接,實現數字設備之間的無線互聯,從而保證大多數普通計算機與通信設備之間的便捷通信。藍牙作為壹種低成本、低功耗、小規模的無線通信技術,可以使手機、個人電腦、個人數字助理(PDA)、便攜式電腦、打印機等計算機設備在沒有線纜的情況下進行短距離通信。

1.5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第三代移動通信(3G)包括壹組支持無線網絡的寬帶語音、數據和多媒體通信標準。IMT-2000作為ITU推出的3G標準,至少提供了五種多址接入方式:CDMA2000、wCMA、wCDMA時分雙工版本、136HS(基於IIWCC的建議)和數字增強型無繩電話(DECT)。oGSM映射受“標準集”支持,是-465433。也就是說,需要在WCDMA規範的前提下,允許與IS-41互聯,並通過CDMA 2000為GSMMAP提供接口。

基於Wi-Fi和WiMAX的1.6無線寬帶技術

Wi-Fi是無線保真的簡稱,其核心WLAN(Wi-Fi僅指802.11b,WLAN可采用802.11b和802.11b+),麥肯錫管理學家裏德。

只要在DSL、光纜調制解調器或T1線路等高速上網設備上連接壹個廉價的Wi-Fi基站(芯片加收發器),並將基站放置在距離用戶兩三百英尺的範圍內,這個範圍內的所有用戶都可以通過個人電腦或PDA * *用廉價的Wi-Fi設備享受這種低成本、高速度的上網,而不必分別為專用的DSL或光纜調制解調器支付更高的服務費。此外,Wi-Fi可以很容易地以低廉的價格將互聯網互聯的上下文擴展到任何社區,並將信息流匯至高速光纖骨幹網絡的所有端點。根據美國Visiongain公司的分析報告,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00多個城市(其中壹半在美國)開始或正在建設無線寬帶城域網,以滿足公眾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的需求。無線寬帶城域網的建設可以在企業、學校、圖書館、醫院、市民、外國遊客和旅遊者與政府機構之間構建和諧的互動環境,提供方便、快捷、實惠、豐富、個性化的公共服務,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商機。

2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

以個性化需求和定位為中心的移動電子商務雖然理論上可以克服配送、支付、信用等問題,但只有通信技術和設施以及整個產業鏈的配合才能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的產業鏈包括終端設備制造商、系統平臺提供商、技術平臺提供商、網絡運營商、無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用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和最終用戶。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手機上網可以避免電腦上網的束縛,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可以滿足個人對信息等方面的自由選擇。無線設備的移動性和個性化,結合互聯網在信息傳播、商業應用和海量信息方面的優勢,將對個人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巨大影響。

對於企業用戶來說,企業移動電子商務應用所需的技術平臺、終端設備、網絡設施基本具備。應用軟件開發者面臨的挑戰是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技術平臺和連接方式,開發相應的移動應用解決方案。無線交易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強交易的適用性;還可以直接面對客戶,了解客戶信息和市場信息,提高服務質量。通過移動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可以全面實現企業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加快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大大縮短產品開發和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開辟更多新的商機。

3基於位置服務的移動商務新模式

3.1移動電子商務的特點

憑借移動通信的優勢,移動電子商務具有不同於傳統電子商務的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受地點限制。在移動電子商務中,無論用戶在哪裏,只要在移動網絡的覆蓋範圍內,就可以接受服務。

(2)靈活性。用戶可以在旅行和與人會面時使用它,而不必坐在電腦前。

(3)普遍性。移動通信通過隨時隨地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強化了電子商務的本質。用戶可以通過手持設備隨時隨地連接到網絡進行商務活動。當出現緊急情況時,移動電商也可以隨時通知用戶,可以解決信息實時傳遞的問題。

(4)個性化。移動終端設備是用戶的個人物品,用戶可以完全個性化配置。

3.2基於位置服務的移動商務新模式

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領域之壹是基於位置的服務。無處不在和手機定位技術為基於移動的新商業模式的建立奠定了技術基礎,移動用戶身份信息為商業活動提供了信用基礎。基於位置的服務應用廣泛,可以與很多應用結合,使移動商務不僅具備普通電子商務的所有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個性化、移動化、通用化的服務空間。移動互聯網服務可以從個性化、有效性和位置三個方面為終端用戶提供信息增值服務,凸顯了位置信息的價值,因為通過上述三個“增值器”可以增加本地新聞、天氣預報、酒店預訂、旅遊、零售、餐飲等服務。基於位置的服務包括緊急救援、車輛救援、交通遠程信息處理、自動收費、票務、財產跟蹤、物流儲運、定位廣告、基於位置的收費等等。

移動電子商務使商家和用戶能夠在移動中開展業務、交易和服務。這個動態業務應用程序基於定位技術。移動電子商務的整個核心不是動態商務本身,而是位置服務。移動電子商務時代,用戶要求即時、上門的服務,服務提供商必須具備第壹時間、第壹地點響應的能力。以移動服務中的旅遊業為例。為了避免臨時在網上搜索信息,我們通常在出發前在傳統互聯網上搜索天氣預報、出行信息和路線圖。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去旅遊,身處陌生的環境,臨時需求不僅限於以上幾項,還包括酒店、餐廳的信息查詢,甚至包括突發的緊急救援。這個時候,移動電商的位置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信息和服務的準確定位和實時反映是移動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務鏈認證和管理體系,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建立,各種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

4結論

移動電子商務以其快速、便捷、無處不在的特點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方向。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領域之壹是基於位置的服務。通過用戶、位置、通信和服務之間及時、安全的信息交互,促進用戶與移動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提供商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促進移動電子商務內容和服務的發展。

參考資料:

【1】陳逸飛。論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J].信息技術,2005(5):76-77。

[2]俞曄。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J].現代管理科學,2005(10):55-57。

[3]章雷。中國信息應用技術——“移動電子商務”回顧與展望[J].信息網,2006(1):32-35。

[4]沈慧敏。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信息發展與經濟,2007(1):78-80。

[5]俞曄,吳慶烈。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J].現代管理科學,2005(10):77-80

  • 上一篇: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條例
  • 下一篇:非農業戶口怎麽重建老房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