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概論?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概論?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概論的具體內容是什麽?在這裏,仲達咨詢公司將回答您的問題。

冶金工業是指以鋼鐵為主的金屬加工制造業。目前,中國冶金行業年產鋼3億噸、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300多家,從業人員260多萬人。50年代,冶金部根據有關規定,自上而下建立了各級安全管理機構,確立了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1982,冶金工業部安全技術監督局與環保處合並,組建冶金工業部安全環保司;1993撤銷冶金工業部安全環保司,成立隸屬於冶金工業部生產協調司的安全監察處;1998中央撤銷冶金工業部,各級政府冶金工業安全綜合監督管理職能交由國家經貿委安全生產局;2001年,撤銷國家經貿委安監局,成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現總局),該局第壹監管司負責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

目前,我國大多數冶金企業都設有安全管理職能部門,主要有兩種管理模式。壹種是以鞍鋼為代表的部分企業將企業安全管理劃歸企業管理部,成立生產運行協調部;壹種是以寶鋼為代表的大部分企業將安全管理機構升級為集團安全監管部,負責集團的安全監督管理,其子公司也有安全部門或安全環保部門直接行使安全管理職能。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的主要特點

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有許多自身的特點:壹是涉及行業廣。冶金工業涉及許多環節,如采礦、金屬冶煉、電力、機械加工、汽車和鐵運輸等。,而且安全管理比較大;第二,制作工藝復雜。冶金過程不僅有高溫、高壓、高粉塵的危害,還有毒性、易燃性、爆炸、冒頂、坍塌、透水、墜落和擠壓的危害。尤其在冶金生產中,高溫液體輸送、機器爐體爆炸、介質中毒、窒息危害更大;第三,設備種類多。冶金行業的生產需要專用的高爐、轉爐、電爐、各種澆註設備、各種軋制設備、起重機械等。,以及機械加工、重物運輸、基礎設施運行所必需的各種機械。受設計、施工、維護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冶金設備存在各種危險。第四,制約因素多。冶金生產的主要生產設備和輔助系統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很大,如地震災害會給鋼鐵企業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對鋼材的強勁需求,冶金行業超常規發展。1996年,中國鋼年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此後連續保持世界第壹產鋼大國地位。預計2005年中國鋼產量將達到3億噸以上,9年增加了2億噸。此外,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體系近年來幾經演變,使得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存在壹些明顯的和潛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為:壹是超設計能力生產突出。由於經濟快速發展,鋼材市場供不應求。許多冶金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在生產場地和工業布局有限的情況下,擴大生產規模,采取噴煤、富氧、提高風溫等技術措施,超設計能力生產。以煉鐵為例,地方冶金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高爐利用系數超過設計能力50% ~ 100%,嚴重超能力生產凸顯高爐職業危害。

二是缺乏安全監控和防護設施。根據國家安監總局對部分省市冶金企業的檢查,部分企業無視冶金安全,搶建投產在線主要生產設備,未安裝必要的煤氣、壓力容器、爐壁水溫等參數的監測、報警和保護設施。壹旦發生生產事故,將會導致員工的重大傷亡。

三是企業“三同時”管理弱化。我國部分冶金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未按規定對新建高爐開展安全預評價工作,甚至存在設計不合格、施工不合格、未竣工驗收等問題。

第四,民營企業問題嚴重。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安全管理非常脆弱,而且隨著近年來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安全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

五是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我國冶金行業的情況是老企業欠下大量安全資金,新建的民營企業大多受到資金和技術的限制,嚴重影響了安全生產技術和設備的有效投入。

六是地方政府安全監管有待加強。由於政府冶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的變化,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壹時難以適應冶金行業安全監管。同時,現行法律法規的缺陷使得職業健康管理職能分散,安全科研機構和中介機構沒有充分發揮政府技術支撐作用,導致壹些地方政府缺乏針對冶金行業的安全監管手段,造成“發現不了大的安全問題,對小的安全問題視而不見”的監督管理局面。

對策和建議

首先,理順冶金監管體制,完善冶金安全執法體系。當前,應建立健全國家立法、政府監管、企業負責、社會監督的冶金安全監管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政府與企業責任不清、管理與監督職能分離的問題。

二是建立高效的冶金安全機制。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冶金安全工作要建立安全生產綜合監督協調機制、經濟調控機制和安全技術支撐機制。經濟調節機制是各級政府運用工傷保險等手段,通過預防、康復和補償實現安全生產的經濟預防機制。安全技術保障機制是各級政府利用科研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幫助,使業主積極改善生產條件,控制事故風險,實現本質安全。目前,世界上實行工傷保險的國家有164個。西歐國家車主依法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率隨事故傷亡率浮動,報銷比例為0.5%-2.5%。各級政府引導企業自覺加大安全投入,強化本質安全生產和效益共贏,實現企業長治久安。

三是修訂完善冶金安全法律法規,完善冶金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原冶金工業部先後頒布了18項工業安全法規和22項工業安全技術標準。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壹些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和標準還不完善。現在隨著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采用,相關安全規程沒有及時修訂,實現了與國家安全生產法規的互認。特別是隨著國家冶金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頒布,迫切需要建立科學規範的冶金安全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以滿足冶金安全生產的需要,規範和引導冶金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安全行為。

四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受控管理。各國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安全實踐證明,要實現生產安全,必須物防、技防、人防並重。安全物防是基礎,安全技防是手段,安全人防是基礎。例如,在西歐國家的施工作業中,從施工方案、施工工具、施工人員等各方面精心實施安全措施,使生產安全處於受控狀態。

五是發揮行業協會等安全中介組織的作用,完善冶金安全技術支撐體系。2001在國家安監部門的指導下,冶金行業成立了全國大港安全協會。之後,該組織成功組織協調了冶金行業安全技術標準和法規,組織開展了冶金行業安全專項檢查等活動,組織推廣了冶金行業安全生產經驗,規範了冶金行業安全信息交流,組織專家參與政府對冶金行業的安全監管,為政府在冶金行業安全方面發揮了專業技術支撐作用。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順勢而為,進壹步支持各級冶金行業協會的發展,賦予行業協會作為安全中介組織協助政府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職能,成為政府對冶金行業實施安全監管的支撐力量。

第六,建立健全冶金行業安全監察隊伍。各級政府安全監管部門要根據行業安全工作需要,及時調整充實監管人員,做好其業務培訓,使其具備與其監管對象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和執法能力;要進壹步加強冶金行業安全監管,對安全生產責任、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危險源監控、職業危害預防、隱患和事故管理、應急救援工作等冶金行業基礎管理進行監管,大力推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使冶金安全處於受控狀態;要認真清理和解決本地區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問題。未按規定向政府部門辦理建設項目驗收備案手續的,不得投入生產,從源頭上解決冶金企業建設項目的本質安全問題;要加強冶金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控,強化職業危害監控,強化勞動用工安全管理,持續抓好安全生產。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行政許可的撤銷和廢止
  • 下一篇:銀行同類貸款的4倍利率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