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

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

眾所周知,我國的法律是相當嚴格的。對於法律禁止的壹些行為,單位或者個人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向具有行政許可權的機關、單位或者部門申請行政許可。取得行政許可後,可以開展相應的活動。申請時,他必須向有權威的地方提交材料。那麽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是什麽呢?壹、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

1,法律設定行政許可權:法律可以設定的事項是由我國的政治制度決定的。行政許可法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涉及國家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設定。

2.行政法規的行政許可設定權: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法律規範。根據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效力級別是僅次於法律的法律規範。沒有制定法律的,可以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法》規定可以設定的各類事項。但法律已經設定行政許可的,行政法規不能超越法律規定,只能作出具體規定。

3.國務院決定的行政許可設定權:必要時,國務院可以發布決定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賦予國務院以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的權力,但受到限制。必要時,包括臨時和緊急情況下,很難針對試點項目和實驗的需要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規。實施後,除因條件和情況變化而廢止的臨時性行政許可外,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自行制定法律或者制定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行政許可設定權:地方性法規是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或者批準的法律規範。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但法律、行政法規已對相關事項設定行政許可的,地方性法規只能作出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

二、設立行政許可機關

《行政許可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權限內設定行政許可。其他任何國家機關都無權設定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經依法審查,準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行政許可具有以下特征:行政許可是依申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壹種有益的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壹般禁止;行政許可壹般是必要的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壹般是壹種外在的行政行為。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第三,行政許可的作用

1.行政許可是國家對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有利於從直接的命令性行政手段向間接的許可性法律手段過渡。

2.行政許可有利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消費者和公民的權益。

3、行政許可有利於保障公眾利益,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

4.行政許可有利於控制進出口貿易,保護和發展國民經濟。

5.行政許可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環境保護,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健康、協調發展。

以上是為您整理的最新法律知識。概括起來,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可以分為四類: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國務院決定的行政許可和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權。可見,多了解壹些法律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 上一篇:誰能給我壹些可以用在中考英語寫作中的哲理詞匯或者名言警句,多多益善。
  • 下一篇:關於郵票的小知識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