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違法行政拆遷如何補償

違法行政拆遷如何補償

拆遷部門在組織拆遷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的有關要求進行推進。不配合拆遷工作的居民應積極協調,不得違法強行拆遷,屬於行政違法行為。

壹、行政違法拆遷如何補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違法拆遷應當予以賠償。《國家賠償法》第四條第三項規定,財產被非法征收或者征用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同類房地產房屋的市場價格。

請求國家賠償的,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或者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壹並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決定是否賠償,受害人對不予賠償的決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補償方案具體金額視情況而定。

行政機關違法強制拆遷原告房屋時,補償標準不得低於原告根據補償方案可以獲得的補償標準。原告要求賠償根據補償方案可以獲得的報酬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行政違法的特征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不同於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或個人只有以行政法主體的身份或名義出現,其違法行為才構成行政違法。

2、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

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不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是違法的,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壹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壹般屬於違法性質,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範,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的構成

1,主觀要素

行政違法的主觀要件是指行政違法主體的主觀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並希望或者放任其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故意違反行政法規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過失是指壹個人應當預見到自己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但由於疏忽或輕信而可以避免的主觀心理狀態。過失違反行政法規,造成危害後果的,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故意和過失是行政違法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主觀要件。因此,如果行為客觀上違反了行政法律規範,但不是故意或過失造成的,而是由於不可抗拒或不可預見的原因造成的,則不能認定為行政違法,應當追究行政責任。

2.客觀要素

行政違法的客觀要件是指構成行政違法的客觀事實。包括行為及其後果。行為是行政違法客觀要件中最重要的內容。行為包括積極作為和消極不作為。作為行政違法的客觀要件,該行為必須具有壹定的社會危害性。因此,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不構成行政違法。當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並不意味著壹定要產生壹定的危害結果,危害結果只是某些行政違法行為(過失違法行為)的必要要件。在某些情況下,行政違法的認定並不取決於是否有直接的危害結果,而只要存在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錯誤行為。

綜上所述,行政部門違法拆遷屬於行政違法行為。給受害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賠償法等相關法律進行賠償,並根據實際損失確定具體賠償金額。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同類房地產房屋的市場價格。

  • 上一篇:2021森林法處罰條例
  • 下一篇:夜大行政管理有哪些課程?

    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課有哪些?

    壹、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和課程主要包括:

    政治學、現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現代領導學、法學基礎、行政法、經濟法、當代中國* * *與行政管理、公共* * *經濟學、公共* * *政策、各國公務員制度、中外政治制度、社會調查與社會統計、計算機基礎、專業外語等。

    2.行政管理專業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