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和規範

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和規範

由於信息資源管理領域越來越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活動越來越頻繁,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因此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高。首先,信息資源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了簡化和滿足人類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必須進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其次,為了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巨大能量,使其進壹步服務於社會生產,消除其流通障礙和交易障礙,與國際接軌,有必要進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最後,為了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還必須推進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

4.3.1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內容和分類

信息資源管理是壹個多學科領域,結構復雜,涉及面廣。因此,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分為標準化設施、標準化技術、標準化術語和標準化管理流程四個部分。其中,標準化技術是最重要的部分,國內外都在致力於信息技術的標準化。

4.3.1.1標準化技術

信息技術標準化是整個信息資源管理的重點,也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和保障。信息技術因其技術密集、高附加值和高滲透性,正成為科技發展和工業化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主導技術。因此,該領域的標準化尤為重要。信息技術標準化是圍繞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等壹系列活動展開的,主要包括信息資源的生產、識別、提取、檢測和分類,信息資源的交換或傳輸、加工、存儲、顯示、打印、控制和利用等技術的標準化。信息技術標準化是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整個信息資源管理的重點。

4.3.1.2標準化設施

信息資源管理設施是信息資源活動的物質基礎。建立信息設施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高效和穩定的信息服務。同時,對規範設施、提高設施效率、保證信息資源產品和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不同單位之間的信息交換、共享和集成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信息資源管理設施的標準化是信息資源管理活動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4.3.1.3標準化術語

信息資源管理術語標準化是指對信息資源活動中某壹事物或過程的名稱或代號進行標準化,目的是統壹國際國內,用同壹術語表達統壹的概念,避免歧義,保證壹致性。

術語標準化有四個原則:

(1)優先原則:術語標準化先於技術標準化;

(2)簡化原則:術語標準化應使用簡潔的語言;

(3)靈活性原則:在術語標準化過程中,應采取靈活的政策;

(4)壹般化原則:術語標準化應以集體方式進行。

4.3.1.4標準化管理流程

標準化的信息資源管理流程是使信息資源管理的全過程按照標準化的程序工作,它包括學習和執行標準、制定標準、制定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本質、指導原則和基本方法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是制定和實施信息資源管理標準的理論基礎和行為準則。其指導原則包括:

(1)效益原則:效益原則使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實施始終堅持實用目的;

(2)系統原理:用整體性、層次性、互聯性的概念分析和解決問題;

(3)動態性原則:要註意時間因素和階段,研究標準化的發展趨勢,隨時修訂和修改相關標準和規範;

(4)最優化原則:為了達到最佳的標準化效益,采用最優化方法(系統工程方法)實施標準化;

(5)協商原則:註意通過協商達成壹致,不僅標準化內容壹致,而且時機的選擇和實施步驟的安排也要壹致。

4.3.2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壹般方法

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方法是為了達到標準化的目的,以系統工程的方法為指導,根據標準化的原則形成標準的獨特方法,主要包括:

4.3.2.1簡化

簡化是將壹定範圍內的事物種類減少到完全滿足某壹時期、某壹領域需要的標準化方法。這是最基本的標準化方法。

序列化和壹般化是簡化的基本形式。系列化是指通過對同類產品發展規律的分析研究,對國內外產品發展趨勢的預測,結合國內生產條件進行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對產品的主要參數、類型、尺寸和基本結構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通用化是指統壹某些零部件的類型和規格,使其在同類產品中可以互換的技術措施。統壹後可用於部分產品中的零部件,稱為“通用件”。概括是標準化的初始階段。

4.3.2.2的統壹

統壹是指在壹定範圍內,按照信息資源的管理流程,對需要標準化的信息資源的事物和概念以及處理流程進行統壹的標準方法。它強調統壹,形成壹種* * *和遵守的規則,從而建立正常的秩序。

4.3.2.3組合

組合是指根據用戶需求,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特定信息資源功能的單元有機地、選擇性地組合起來,形成具有新功能的單元或系統的標準化方法。

使用組合方法時要註意:①標準細胞和壹般細胞的設計是組合的基礎,也是組合研究的重點;組合的理論基礎是系統的分解與綜合,應以整個系統的需要為出發點,不應片面追求最佳的單元功能,而應追求最佳的整體功能;③充分利用功能單元的組合,滿足信息社會的多樣化需求。

4.3.2.4合成

綜合是指整個系統標準化對象及其相關要素有目的、有系統地制定和實施壹個標準體系的標準化方法。所以,綜合就是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下,達到整體最優的目標。

在綜合方法的應用過程中,應註意:①充分研究確定綜合標準化對象中的哪些項目和要素需要標準化,並確定其指標要求,以達到最佳的標準化效果;(2)充分協調集成標準化對象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功能關系,確保整體效果最佳;③綜合的對象和內容應與領先科技和管理水平的發展相適應,並保持合理的先進性;④集成對象和內容應與現行標準及其體系相銜接,以利於集成標準化的實現;⑤在實施綜合標準化的過程中,應有嚴格的計劃,分階段實施,並確定合適的實施日期。

4.3.2.5編程

程序化是指在信息資源管理的整個過程中,要按照嚴格的邏輯關系形成標準化的程序。根據工作的內在邏輯關系確定的壹系列相互關聯的活動的管理模式。信息的程序化管理應說明開展某項活動或完成某項工作的內容、操作方法、相應的規則體系和遞進關系,甚至包括操作結果的預反饋機制。

4.3.3信息資源管理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整個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工作的中心。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也是整個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過程的兩個不同階段,不可分割。前者是前提和基礎,後者是結果和效益。其他相關工作和程序都是圍繞這個中心進行的。

標準配方

與其他標準壹樣,國家制定信息資源管理標準采取統壹管理與分工協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無論是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還是企業,都非常重視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發揚民主,發揮專家的作用。政府機關在制定標準時,通常會根據標準化法成立標準調查會或類似組織,動員專家建言獻策。較大的非政府組織在制定標準方面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企業在制定標準時,往往需要參與制定標準的各方代表壹致同意後才能定稿。信息資源標準制定流程如圖4.2所示。

關於標準的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以下簡稱《標準化法》)明確規定,對需要在全國範圍內統壹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準。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對於沒有國家標準,需要在全國某壹行業範圍內統壹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準。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國家標準公布後,行業標準即行廢止。沒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並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公布後,地方標準應當廢止。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準應當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國家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並在企業內部適用。

圖4.2信息資源標準制定流程

4.3.3.2標準的實施

標準的實施是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的重要環節,標準只有實施後才能取得成效。同時,信息資源的管理也只能按照標準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服務到位,從而實現信息資源價值的最大化,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法律、行政法規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其他標準為推薦性標準,國家鼓勵企業自願采用推薦性標準。《標準化法》規定,企業對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產品,可以向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有關部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認證合格的,認證部門將授予認證證書,並允許在其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規定的認證標誌。

為了有效地保證標準的實施,必須在標準化管理的全過程中加強標準的監督檢查機制。有關部門對標準化工作的監督檢查不僅要給予必要的行政處分,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上一篇:2065 438+00 2022年屬虎人的運勢和命運12歲的生肖虎在虎年每月運勢如何?
  • 下一篇:修改行政法的現實意義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