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保護環境意味著保護生命和健康。

保護環境意味著保護生命和健康。

保護環境意味著保護生命和健康。

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十五”環境衛生工作規劃,提出了大力提高居民環境健康素養、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與評估等五大重點任務和15工作安排。

良好的環境是人們健康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環保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大眾的環保健康意識大大提高。然而,在現實中,仍有壹些個人或企業對環境治理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不夠了解和重視,亂扔垃圾,肆意排放噪音、粉塵和廢氣的現象時有出現。

環境汙染造成的健康危害通常不易被察覺,發展是漸進的。人體壹旦出現明顯癥狀,損害往往難以逆轉。所以,無論是環境治理還是健康管理,事前預防比事後“治療”更重要。這不僅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也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國環境保護法也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規劃》突出全民普遍性,將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引導公眾科學理性地認識環境健康風險,讓公眾了解必要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健康風險防範知識,有助於增強公眾防範環境健康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參與環境治理和健康管理。當人們註意自我保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主動減少汙染物的接觸和暴露,也可以減少或消除環境中不利因素對健康的危害,從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規劃還堅持預防為主,明確從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汙染物入手,積極治理環境健康風險高的汙染因子。這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健康風險的發生,保護公眾健康權益。

環境是民生,環保是滿足人們基本的健康需求,讓人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保護環境也是保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健康。期待各類社會主體能夠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健康人人有責”的理念,積極履行法律義務,踐行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為建設清潔、美麗、健康的家園貢獻力量。

  • 上一篇:盤龍區資質機構:知道怎麽定義“偷稅漏稅”嗎?
  • 下一篇:《保險法》中有哪些條款體現了損失賠償原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