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疫情期間造謠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疫情期間造謠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疫情期間,造謠、傳謠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是治安拘留當事人,沒有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罰款標準為500元。惡意造謠、傳謠已經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按照傳播虛假信息罪判處3年至7年左右有期徒刑。

1.疫情期間散布謠言要承擔什麽法律責任?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過程中,故意散布謠言,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的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壹條增加壹款作為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故意而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輕微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壹)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二,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是否可以擅自設卡攔截?

為防止疫情擴散,未經批準不得設卡攔截、設卡攔截或阻斷交通。情節嚴重的,可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

破壞交通工具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第119條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嚴重後果主要是指火車、汽車、電車、船舶、航空器等的交通安全。,造成了輕微危害後果,或者雖造成了嚴重危害後果,但不是嚴重危害後果的。

疫情的防控不能只靠政府部門。在國家已經盡最大努力防控疫情的情況下,壹些人在網上隨便散布關於疫情的謠言,根本不利於疫情的防控。任何人在網上隨便造謠,散布不實謠言,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 上一篇:加班不能超過壹天。
  • 下一篇:用假合同辦理貸款有法律責任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